一、 实践背景:
在社会思想、文化日新月异的今天,大家应该也听过或者接触过“同性恋”者,他们跟我们一同生活在这个偌大的城市里面,他们也是有着正当的职业与生理需求,他们也是我们身边的一员,经过无数的同性恋者的努力,世界各地的人们正在慢慢的了解和接受这个群体。而就在我们大学生身边,在大学校园里面,我们毋庸质疑,存在着这样一个群体。他们有着与主流人群不同的性取向,他们喜欢同性的伙伴,他们只能够在同性的身上得到情感支持和性的满足,他们就是大学生同性恋群体。
在过去的时间里面,虽然同性恋者慢慢地被人们所理解和接受,但是人们对他们的关注和理解依旧是不足的,而大学生同性恋群体,生活在校园这个特别的环境中,更加少地得到各方的关注与支持。很多地方的学校根本就没有意识到大学生同性恋这一个群体,忽视了他们被关怀和受帮助的需要。有的学校、家庭和大学生对这个话题更加是避之若浼,正是人们逃避与歧视的态度,使目前大学校园的同性恋者陷入了困境,他们不敢与周遭的人倾诉,有的甚至觉得自己是病态的,有的因为缺乏正确的心理与生理卫生健康教育而陷入了疾病与困惑之中,无法自拔,断送前途。
本研究课题正是要让大家好好的正视这个群体,同时为学校、家庭、社会等提出适当引导这个群体发展的模式框架,向这个群体提供正确的引导与帮助,让他们能够正常的生活与学习,朝着最有利于他们健康成长的道路发展。
本实践小组以《大学生同性恋现象分析及其正确引导模式研究》为题,组织4名组员共同参与了这次的暑期调研实践活动。
二、 实践目的:
进行这次实践活动的目的,不仅是要参加挑战杯竞赛,更加深层的目的是要通过我们的调查和研究引起社会、学校、家庭与个人对大学生同性恋群体的重视,让各方了解其存在的合理性与必然性,撇除对大学生同性恋群体的盲目的歧视与不理解,从各个方面分析大学生同性恋所面临的困境与危机,唤起各方对保护大学生同性恋群体的权益与健康的责任感。同时,通过大量的文献研究,向大学生同性恋者展现一个科学的、真实的同性恋者的世界,使他们知道,同性恋其实并不是一种“罪过”,也并不是变态,而只是一种相对于异性恋的性取向,是符合事实的,是并应该逃避的,也是无法改变的,使大学生同性恋者认同自我,接受自己的合理的性要求,摆脱盲目压抑自我、企图改造自我的性取向等的一些伤害自己的行为与思想,让他们能够积极面对社会、家庭与自己的人生,让他们知道他们并不是特殊的,他们也能够闪闪发亮。同时,本课题研究提出了一个正确引导大学生同性恋群体的模式,唤起校方、社会等各方的责任感,使他们更加关注并致力于帮助这个群体,使他们能够正常生活与发展,为建设和谐社会作贡献。
我们希望通过这次的调查研究实践工作,可以达到以下的目标:
1、 通过调查,以描述并解释目前大学生同性恋现象的现状,让人们对目前仍处于灰暗地带的大学生同性恋群体更加了解。
2、 通过对大学生同性恋现象的调查与研究,让各方了解目前大学生同性恋所面临的困难的现状与歧视,引起社会、校方、家庭与个人对大学生同性恋群体的重视,更加注重大学生同性恋群体的身心健康,尽力减少对大学生同性恋的无知的歧视与偏见,
3、 向大学生同性恋者、双性恋者及类同性恋者发出正确的引导信息,指引他们摆脱同性恋“犯罪”的心里,更加认识自己,得到自我的认同,能够更加好的保护自己的权益,尊重自己的性取向,并朝着更加健康及有利于其发展的道路前进。能够在充分调查与研究的基础上,为学校、社会、家庭与个人提供一些面对大学生同性恋问题的模式
三、 实践内容:
1、通过文献研究等方式,对同性恋做出简单的界定,划分同性恋与我们的研究课题——大学生同性恋的区别,并通过调查等方法,从成因、情感、性、婚姻(将来)、社交(日常人际交往)、评说(社会舆论、压力等)、法律规章等多个方面了解大学生同性恋者目前的生存现状。可以得出的理论假设是:目前大学生同性恋群体处于封闭状态或半封闭状态,大部分的大学生同性恋者刻意隐瞒自己的性取向或并不知道自己的性取向,同时由于大学生同性恋文化是一种亚文化,其与传统的观念与思想完全颠覆(特别是在中国),大学生同性恋群体正在蒙受巨大的压力。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分头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包括前人有关同性恋的调查资料、有关同性恋的书籍资料、有关同性恋的论文和各种有关同性恋者身处的环境的资料等等,并且各自做好记录,最后通过会议讨论得出有用的结论和资料。应用于日后的实地调查、访谈和论文写作中。
2、调查研究:
(1)在基本了解同性恋的定义与情况的基础上,提出对调查对象的一些疑问,让他们围绕我们的问题回答,得到我们想要的一些现实答案。
(2)共1000份问卷。包括:向社会各阶层的人士发放的问卷500份(其中在培训后再填写的占100份);向各高校学生发出的问卷500份。
3、个案访谈调查。我们一共找到了4为个案对象,并且把他们设定为调查对象,并且与其建立了个案关系。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将会对他们进行个案访谈,并且把内容进行文献分析,包括录音,视频等等。
四、 实践意义: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社会文化也在不断的发展中。在世界各国,有一个群体处于非常尴尬与被动的地位,他们曾经被认为是性变态,也曾经被认为是病患,社会各界都认为他们是有病的或不正常的,使他们中的部分人不敢诚实的尊重自己的性取向,从而引发出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这个人群正是——同性恋者。在漫长的世界社会发展历史中,从被认为是性犯罪,到被冠以性变态的恶名,再到被归为“性倒错“的精神疾病,直至现在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承认,社会对同性恋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而且艰难的过程。而经过不断的努力,目前世界对同性恋者的看法与尊重已经跨出了历史性的一步,同性恋者开始可以悦纳自己,尊重自己的性取向,并以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生存着,这些都是大量的英雄奋斗的成果。而在中国,同性恋群体也在走着一条艰难而曲折的道路,虽然已经让同性恋脱离了疾病、变态的轨道,但是鉴于传统文化深深嵌入中国的社会文化、个人思想,同性恋群体目前仍受着不同的歧视与艰难。而生存在高校里面的大学生同性恋者的生存现状更是令人担忧,很多大学生对同性恋现象的认知更多的停留在行为层面,对于精神层面的内涵了解较少,对于同性恋行为仍存在一定程度的误解和偏见,如将同性恋群体是为情感游戏者、道德败坏者或性病、艾滋病传播者,由此就本能的情绪化的反感他们,并在道德上歧视他们。大学生同性恋群体整体的生存环境仍十分尴尬,来自家庭、社会、学校、道德、伦理、法律的诸多外在困扰是多数同性恋者不得不隐瞒自己的真是心理倾向,承受着压力和痛苦。每个人对自己性倾向的认识和认同都有一个过程,自我认同不足是导致很多同性恋者痛苦的内在因素。同性恋大学生的边缘状态及身负的沉重的心理压力,使为他们提供及时、有效的服务和援助成为当务之急。这不仅有助于提高他们自身的生命质量,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和成才,同时也有利于高校校园的和谐及稳定。本课题的研究,正是要让一直被忽视或不被重视的大学生同性恋群体的发展得到保证,让他们能够在更加安全、健康的环境下生活,让社会各界加深对大学生同性恋的了解,并向社会提出了正确引导大学生同性恋的模式,为大学生同性恋群体提供他们所需的帮助,并让他们能够朝着最适合他们成长的方向发展,最终促进校园和谐、家庭和谐与社会和谐。
同时,我们希望通过这次的调研实践活动,可以增强个人的团体合作能力、调查研究能力、活动计划能力、应急变通能力、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总结经验教训的能力、总结问题和结论的能力等等,促进个人和团体的成长,达到暑期实践的目的。
五、 实践流程安排
1、实践时间:
(1)7月中旬到8月下旬:发放调查问卷,走访有关专家,收集所有调查问卷,分析有效问卷,同时对个案进行调查与访谈,提炼有用的数据与观点,研究小组得出有根据的理论观点。通过这些调查,得出初步的结论。
(2)8月下旬开始对初步的结论进行文献对校分析,整合所有资料,系统化研究的结果,把总的理论观点分析完整,得出系统化的研究理论结果,分工撰写小组研究结题报告,争取同步完成电子结题报告与书面详细报告。
(3)9月4日前完成结题报告,并修改完成。
2、实践地点:
(1)市内同性恋主题酒吧。
(2)咖啡馆,主要是进行与四名个案对象的访谈和调查。
(3)广东工业大学大学城校区。
(4)广州美术学院生活区。
3、实践开展形式
六、实践成员:
姓名
| 性别
| 班级
| 负责内容
|
梁倩莹
| 女
| 08社会工作1班
| 小组负责人,队长
|
黄艺妍
| 女
| 08公共事业管理
| 资料整合,课题研究数据分析等工作,及与其他成员共同合作完成其他工作
|
邱俊琦
| 男
| 08社会工作1班
| 电脑技术方面
|
杜宇婵
| 女
| 08社会工作1班
| 参与调查培训与问卷调查分析。
|
七、实践经费预算:
预算支出项目
| 经费(千元)
| 根据及理由
|
调查问卷印制
| 0.300
| 共1,000份,每份0.3元,共300元
|
调查对象培训使用的费用
| 0.220
| 包括资料的影印费(100份资料,每份0.2元,共20元),和补偿给调查对象的礼品的费用(2元/人,共2*100=200元)
|
调查人员的人身保险费用
| 0.200
| 2*100=200元
|
交通费用
| 0.200
|
|
通讯联络费
| 0.200
| 2*100=200
|
到同性恋者聚集的场所调查费用
| 0.200
| 一些必要的进场费,和进行个案访谈时候需要的各项费用.
|
参加同性恋联盟会费
| 0.100
| 2*50=100
|
购买有关书籍与资料的费用
| 0.100
|
|
调查对象培训时请有专业讲师
| 0.500
| 此数目是暂定的,因为暂时还没有确定应该找谁来讲授
|
合 计
| 2.020
|
八、 注意事项:
1、任何调查访谈工作必须在保护小组成员的情况下进行。
2、必须通过合法的途径进行小组的调查实践工作。
3、要合理运用周边资源。
4、对调查对象的个人隐私资料要充分保护,任何私隐资料不得外泄。
时间:Aug 3, 2010 3:44:00 PM